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站西路与昌盛路交口大众大厦办公818
  • 邮编:238000
  • 电话:18715170308
  • 邮箱:2180796028@qq.com
开云体育在线登录入口
  • 最大模塊首吊!深圳市計量院項目完结首件混凝土模塊吊裝

来源:开云体育在线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23 09:52:51
产品说明

  近来,由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建設、中國建築國際旗下中海建築有限公司承建的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工程(一期)項目宿舍樓完结首件混凝土模塊吊裝。該項目位於深圳市光亮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區科學家谷B2地塊,總建築面積6.83萬平方米。

  項目在1#樓(瑤光樓)宿舍單元採用中建海龍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築技術(C-MiC),將施工現場“前置”到工廠,在工廠內完结模塊結構體系建立、機電管線鋪設、衞浴裝修等一系列建設工序後,直接運送至施工現場進行安全可靠的連接組裝,實現“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運用的單體模塊規格達到4.29m*9.45m*3.6m,是现在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築中規格最大的單體模塊。每個模塊即為一間宿舍,配備高標準精裝修工藝,待吊裝完结並装备簡易家具後,即可拎包入住。項目共运用32個模塊,可滿足約60人的住宿需求。

  此外,項目還採用中建海龍原創的MiMEP機電模塊化技術,通過BIM正向設計,精準實現機電管線的集成化工廠生產和現場拼裝。該技術可有用解決機房管線“打架”問題,相較於傳統工藝,可使人工投入減少60%,機電安裝廢棄物減少80%。

  建設办理方面,項目還運用中國建築國際自主研發的C-SMART才智制作數字化渠道,對人員、施工進度、物資、安全環保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綜合監管,大幅度的进步施工办理的功率、精細化、質量化及可視化水平。

  作為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區第四批試點項目,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工程(一期)項目深层次地交融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奇妙運用“加減法”實現近零碳目標。“加法”在於運用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技術和光儲直柔系統,為建築供给清潔动力;“減法”則是通過模塊整體減碳、管綜集成減碳和施工办理減碳等創新手法,大大下降能耗與碳排放,全面落實全過程綠色制作理念。

  項目主體建築全面應用光儲直柔系統,將光伏發電、高效儲能、直流配電與柔性用電有機交融,大幅度的进步动力运用的功率與靈活度。園區整體達綠色建築二星級標準,1#樓和3#樓達到三星級。其间3#樓憑藉樓宇光伏系統實現能耗產銷平衡,成為城市近零碳建築的建設範例。

  項目外立面廣泛運用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技術,採用中國建築興業自主研發的仿混凝土幕牆和雙玻透光幕牆產品,在最大化运用太陽能的同時,打造兼具美觀性和功能性的“第六立面”。BIPV技術在項目中安裝面積達3071.53m²,裝機容量217.25kWp,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7.13萬kWh。

  項目在臨時建築中初次示範應用光儲直柔系統,装备高效設備進行能耗監測,綠電运用份额超40%,實施期間累計減少1042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成為首個榮獲深圳市光儲直柔試點建築稱號的臨時建築。

  此外,備受矚意图2024年度AAPM“綠色項目办理”評選活動頒獎典禮於近期舉行。中海建築有限公司憑藉模塊化集成建築(MiC)技術、模塊化集成機電系統技術(MiMEP)、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技術、“光儲直柔”智能微電網系統、C-SMART才智办理渠道、碳中和雲渠道、才智運維管控雲渠道等前沿技術在綠色項目办理領域的杰出表現,成功榮獲“綠色項目办理示範單位”稱號。

  作為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深圳計量院項目不僅展現了綠色制作的前沿效果,也為計量科學領域的發展供给了強有力的支撑。項目計劃於2025年末正式投入運營,屆時將為我國計量科學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同時為低碳建築與可持續發展探究更多可能性。

  責編:王倩嵐,趙李校對:陳佩瑤,張宇帆審核:陳誠,裴培,林謙,任明宇歡迎轉載並請註明來源!內容來源:第五渠道 往期回顧 干流媒體聚集|中國建築國際“好房子”技術露脸2024中建科技展,創新引領行業升級干流媒體聚集|青島市智能制作試點項目舉辦模塊化集成建築技術現場觀摩會干流媒體聚集|中國建築國際露脸2024上海城博會,用創新技術制作綠色建築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